今天醫易堂要再談談學中醫的要點。本堂在搜狐也有半年的時間了,在這之間結識了不少同道,優秀的中醫不在少數,然而,還是看到一些人很喜歡舞文弄墨及背書,說了一大堆中醫的理論,洋洋灑灑好像說到了重點,實際上在迴避所有的問題。我們先來看看下面的對話:
記者:部長,能不能請您對這次的危機發表一些看法?
官員:對於這次的危機,大家都非常地關切,我個人也非常地關切。我們將會同所有有關的專家學者,共同擬定研究出一個最好的方案。謝謝。
記者:部長,能不能請您說得具體一點?
官員:我已經說得很具體了。
記者:能不能說得更具體一點?
官員:你新來的嗎?聽不懂嗎?
記者:。。。。。
我們再來看看下面的對話:
病人:醫生,能不能請您解釋一下我的病?
某中醫:你這個病是心脾兩虛,肝鬱不暢。邪熱內陷,阻滯氣機所致。
病人:醫生,能不能請您說得具體一點?
某中醫:我已經說得很具體了。
病人:能不能說得更具體一點?
某中醫:你第一次看病嗎?聽不懂嗎?
病人:。。。。。
各位看看這兩段對話,給各位什麼啟示?問了半天,被問的人根本沒回答到重點,至少是問的人想聽的重點。某中醫還很有 學問地用四字語詞來解釋病情,重點是背書給病人聽,還是要病人懂?醫易堂在之前的文章裡就提過,如果一個人的回答,不能用十二歲小孩聽的懂的語言來回答的 話,表示這個人不是真的懂了。這也恰恰是現代中醫的問題,會背書的人很多,但是能夠深入了解書中所表達意義的人不多。什麼是“心脾兩虛”?什麼是“肝鬱不 暢”?什麼是“邪熱內陷”?什麼是“阻滯氣機”?能夠用簡單的生理運作告訴病人嗎?我想某中醫大概做不到。做不到又如何很精準地由症狀來判斷開什麼藥?又 如何能讓大眾接受中醫其實很先進,在幾千年前就很明白人體生理學呢?
我給個例子吧。中醫講五行,木生火;火生土;土生金;金生水;水生木,這些是原則,所有稍微了解中醫的人都知道,可是各位,這是什麼意思呢?如果不能用實際的人體生理學去解釋這些原則的中醫,就是不懂的中醫。木生火什麼意思,它的其中一個意義就 是膽(木)會分泌膽汁,膽汁流進十二指腸之後,進入小腸(火)。膽汁的功能是分解脂肪,利于小腸吸收。而膽汁在小腸分解脂肪的時候會放出熱,這些熱貢獻了 小腸裡部分的熱;一部分的熱則是經由身體內的主動脈由心臟傳來,所以小腸的熱直接關系到下腹及下肢的動能。這就是木生火的道理,當然本堂在此特別強調,木生火是個原則,還有很多現象都是木生火,這裡提的只是其中一個例子。
再說一個例子,中醫講木剋土;土剋水;水剋火;火剋金;金剋木。本堂就說說什麼是木剋土。還是一樣從膽(木)汁出 發,如果膽汁分泌不正常,積在膽囊裡,就會變成膽結石。膽結石撐大膽囊,壓迫到胃(土)部,可造成胃部疼痛,這就是木剋土。另外一方面,西醫裡有個名詞是 “膽汁逆流性胃炎”,就是膽汁沒往小腸流,流到胃裡去,造成胃痛,這也是木剋土。一個好的中醫在背書及背理論的同時,一定也要能夠將理論聯係到身體裡真正 發生狀況。而不只是滿口經書,不求甚解。
最後順帶一提。中醫是需要現代化,中醫是需要借助西醫的理論,但是,中醫需要的是將古書的理論跟現代解剖結果做聯係及結合,而不是拿西醫的檢驗報告來判斷病情及開藥。想學好中醫的人一定要記住,身體的症狀永遠是人本身的原發反應,用原發性的反應來診斷是最真實的。人的身體是世界上最精密的儀器,無可替代,任何人為的檢驗及人造的機器都望塵莫及。用檢驗報告及儀器來看病,只會見樹不見林。
望各位同好共勉之。
本文歡迎轉載,請註明出處,尊重原著者的創作及心血結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