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醫的醫學觀跟西醫的醫學觀大有不同,這是大家都有的常識。但是一般人所認知的都是很簡單及表面的不同,像是中醫治 本,西醫治標;中醫治久病,西醫治急病;中藥只能用來調理身體,西藥是用來治療身體;中醫是偽科學,西醫是真科學,等等似是而非的觀念。這些誤解,加上政 府有意打壓,中醫書籍艱深難懂,造成近代中醫衰弱。我開這個版不求振興中醫,也不求打倒西醫,我的目的在於宣導正確的醫學觀念,建立一個良好的互動空間。 希望從這個版開始,一傳十,十傳百,由小地方慢慢影響大眾,讓大家真正脫離疾病的威脅。我在這篇文章裡,打算詳細地講述中醫醫學治病的真義,期能教育大 眾,端正視聽。
很多人都說中醫講究“天人合一”,這種說法讓一些無知的人開始批評中醫是玄學,什麼“天人合一”?聽起來像是宗教名 詞,會不會治不好病就求老天幫忙嗎?當然,無知的人不少,不好好讀書就出來亂咬的人,我們不用跟他們一般見識。其實“天人合一”是指人體運行的道理跟自然 運行的道理是一樣的,欲知人體如何運行觀察自然即可。還是很玄嗎?這麼說吧,我們有一句話叫入境隨俗,意思就是一個人到了一個新的地方,要在這個地方活得 好就要適應這個地方的規矩、環境,一切所作所為都要配合大環境,不是嗎?再說一個例子,如果把海水魚養在淡水裡,恐怕活不了多久,就會死了,反之亦然。原 因很簡單,海水魚之所以能夠安然地活在海水裡,就是因為他們身體的設計構造符合海水環境,他們需要一定的鹽濃度,才能維持身體的運作,而淡水裡鹽不足,很 快身體就會脫水而死。所以人類在天地間生活,人體的構造運行會跟天地同步。天地是個大宇宙,人體就是個小宇宙。
天有四季,人體也有四季:人在夏天會覺得熱,在冬天會覺得冷;天有風寒暑濕燥熱,人也會受到風寒暑濕燥熱。天地間有 各種動植物,人體裡有各種微生物、細菌及病毒。所以在天地間發生的問題,在人體裡也會發生,比如說,大地會淹水,人身體裡也會淹水;空氣濕氣會重,人身體 裡濕氣也會重;天空會有濃煙污染物,人體裡也會有濃煙污染物;黃河會堵住,會泛濫,人身體裡的水道也會堵住,也會泛濫;一個地區會因為外來不明物種造成生 態失衡,人體內也會因為細菌病毒微生物不平衡造成體內生態失衡,種種天地之間發生的事隨時在人體裡都會發生。
說了那麼多,重點來了。中醫到底是什麼?中醫其實就是人體的生態學,中醫的任務就是把處理自然問題的方法用在人體 上。比如說上面幾個例子,大地積水了,是不是想辦法在地上打幾個洞,讓水滲入地下水層,水就排掉了?或是積得嚴重,就在地上打幾個大洞再加上加熱蒸發?如 果空氣裡濕氣重,是不是想辦法下場雨,解除濕氣,或是吹風解濕氣呢?濃煙污染重,是不是可以想辦法在天頂打個洞,讓濃煙散出去,或是讓濃煙隨雨落到地面, 再滲透入地下水層?
中西醫的哲學思想差別呢?想想下面的狀況:如果你是上海市長,黃浦江堵住了,工程人員來跟你報告,解決的方法是把這 個人的嘴封住,當作沒看見,還是認真地疏通河道?這個狀況就像是身體有經絡堵住了,神經系統告訴你,讓你痛。西醫的做法就是前者:給止痛藥吧,阻絕神經傳 導,像不像封住工程人員的嘴?江還是堵著。中醫就是用藥把江給疏通了。
如果你是生態學家,有個地區某個物種突然過多,造成當地生態失衡,你的做法是不分青紅皂白殺光所有過多的物種?還是 稍稍改變環境,讓這種物種自己恢復平衡?這像是一個人吃壞了肚子,腸裡的細菌生態改變,讓患者不停拉肚子。西醫的做法就是前者:給抗生素吧,殺光作怪的細 菌,就是消炎,可是腸裡的生態又再度被破壞了,最終拉肚子好了,腸的功能也受損了,我最近一個病人就是這樣,疫?獊韼臀麽t收爛攤子。腸裡的運作是靠著多 種不同的微生物及細菌生化活動做輔助的,不可以隨便消滅其中任何一種。中醫的做法就是用藥改變腸的環境,讓生態恢復原來的狀態,自然病人就不拉肚子了。
那麼身體裡的臟腑如何跟天地比擬呢?我們來想像一片小天地,上面罩著天頂及太陽燈,其實就像小溫室。這個溫室的頂蓋 好比是肺;溫室頂的太陽燈就好比是心臟;大地就好比是脾胃;地面上的植物森林就好比是肝膽;地下滋養植物森林的水就像是腎;地下廢水系統就是膀胱;地下廢 物系統就是大腸;大地在地底的熱能及動能就是小腸;上焦在天上連結太陽跟天空;中焦在大地上構成水道;下焦在地底連結各系統;頂上的太陽燈的能源,是靠地 面上的植物焚燒的能量而來,中間的管道就是心包。在這個天地裡新鮮的空氣都是往上升的,髒的東西則往下入地,靠地底的系統排除。
土地要予以施肥才能長出各式各樣的植物,施肥就像是我們吃進去的食物;施肥有一般的碳水類的化合物,亦須有氮肥:一 般的碳水類的化合物就是米麵菜水果等物質,氮肥就像是吃進去的肉食,所以食物不可偏廢,如果只偏其中一種,土地的養分就會不夠,會影響植物生長。在土地裡 會發生“固氮”作用,“固氮”需要土裡的化學物質及細菌微生物來進行的,這好比肉食在胃腸裡的消化吸收,除了消化液之外,還需要胃腸裡的細菌輔助。如果, 肉食適量,在身體的細菌負荷範圍內,肉食就可以吸收利用,但是超過細菌的負荷,像是每天大量的肉奶蛋,過剩的營養就會累積在身體裡,就像是累積在這個溫室 的土地、地下、甚至太陽燈附近,這個溫室的運作就會出問題,不是嗎?
待續。。。
本文歡迎轉載,請註明出處,尊重原著者的創作及心血結晶。